超声波清洗机在不同温度下的清洗效果存在多方面差异,以下以常见的水基清洗液为例进行说明:
1.低温情况(20℃以下)
- 空化作用较弱:液体表面张力较大,蒸汽压较低,超声波产生空化气泡相对困难,空化作用较弱。导致清洗时产生的冲击力和微射流强度较小,对于顽固污垢的清洗效果不佳,只能去除物体表面一些附着力较弱的灰尘等污垢。
- 化学反应缓慢:若清洗液中含有化学药剂,低温会使化学反应速度变慢。例如清洗金属表面轻微油污时,碱性清洗液与油污的皂化反应速度慢,难以快速将油污分解为可溶于水的物质,清洗效率较低。
- 清洗液流动性和渗透性差:清洗液粘度较大,流动性和渗透性不好。在清洗有复杂结构的物体时,清洗液难以快速进入缝隙、小孔等部位,这些部位的清洗效果会受到影响。
2.常温情况(20℃-30℃)
- 空化作用适中:温度较为适宜,液体的物理性质处于相对平衡状态,超声波能产生稳定且适量的空化气泡。空化作用产生的冲击力和微射流可以有效去除物体表面的一般污垢,如日常的灰尘、轻度油污等,清洗效果较为稳定。色谱分析仪器,质谱分析仪器,医用冷藏箱
- 化学反应稳定:清洗液中的化学反应能在较稳定的速率下进行,与超声波的空化作用相互配合,能较好地去除多种类型的污垢。比如在清洗玻璃制品表面的污渍时,清洗液中的成分能在常温下与污渍发生反应,再结合超声波的作用,可使玻璃表面清洁干净。
- 清洗液流动性和渗透性较好:清洗液的粘度适中,流动性和渗透性较好,能够较好地覆盖清洗对象的表面,使超声波的作用更均匀,对于形状不太复杂的物体能达到较好的整体清洗效果。
3.中温情况(30℃-60℃)
- 空化作用增强:温度升高使液体表面张力降低、蒸汽压升高,空化作用明显增强。空化气泡的生成、生长和崩溃过程更加剧烈,产生的冲击力和微射流更强,能够有效去除金属表面的油污、锈迹等较顽固的污垢,对于机械零件等的清洗效果显著提升。
- 化学反应加速:化学药剂的反应活性提高,化学反应速度加快。例如在清洗厨房用具时,中温下清洗液中的酸性或碱性成分能快速与油污、水垢等发生反应,将其转化为易溶于水的物质,再借助超声波的空化作用,能迅速将污垢清洗掉。
- 清洗液流动性和渗透性更佳:清洗液粘度进一步降低,流动性和渗透性更好。能够迅速渗透到清洗对象的细微缝隙和孔洞中,对于精密仪器、电子元件等的清洗效果更好,可有效去除内部的污垢和杂质。色谱分析仪器,质谱分析仪器,医用冷藏箱
4.高温情况(60℃以上)
- 空化作用可能下降:温度过高会使液体中产生过多的空化气泡,气泡之间相互干扰、碰撞,导致空化气泡提前崩溃,空化效果反而减弱。此时对于一些需要强烈空化作用才能去除的顽固污垢,清洗效果可能不如中温时理想。
- 对部分污垢清洗效果提升:对于某些特殊的污垢,如一些高粘度的油脂或老化的油污,高温可以使其粘度大幅降低,变得更容易被清洗液溶解和分散,即使空化作用有所减弱,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清洗效果。
- 对清洗对象有损害风险:可能会对清洗对象造成损害。对于塑料、橡胶制品,容易导致其变形、老化;对于含有热敏性材料或电子元件的物体,可能会影响其性能甚至造成损坏。而且高温还可能使清洗液中的某些成分挥发过快,影响清洗液的浓度和稳定性,进而影响清洗效果。


029-88606415